上个月和朋友小王闲聊,他从事水果进出口贸易多年。谈话间,他提到最近越南榴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你知道吗?曾经被视为'绿色淘金'的越南榴莲产业,现在陷入了巨大危机,很多果农不得不贱卖甚至烂在地里。"
这个信息引起了我的好奇。作为水果中的"王者",榴莲向来价格不菲,市场需求旺盛,怎么会突然遭遇如此困境?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了深入调查。
数据显示,越南榴莲产业确实面临严峻挑战。根据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2025年3月发布的统计报告,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这4个月间,越南榴莲出口量同比下降了67.8%,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合人民币200多亿元。这一数字令人震惊,要知道越南榴莲产业近年来可是蓬勃发展,仅2023年全年出口额就超过了15亿美元。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越南榴莲产业如此迅速地陷入困境?
第一看看越南榴莲产业的发展历程。越南并非榴莲的传统产区,直到2010年左右才开始大规模种植榴莲。凭借适宜的气候条件和较低的人工成本,越南榴莲产业迅速崛起。据统计,2015年越南榴莲种植面积约4.7万公顷,到2023年已扩大到10.5万公顷,增长了123%。
特别是在2022年,中国与越南签署榴莲贸易协议后,越南榴莲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榴莲消费市场,对越南榴莲的需求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越南对中国的榴莲出口额达到12.8亿美元,占其榴莲总出口的85.3%。
在巨大利润的驱动下,越南榴莲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许多农民甚至将咖啡、胡椒等传统作物改种为榴莲。有报道称,仅2023年一年,越南中部高原地区新增榴莲种植面积就达1.8万公顷。
我的一位在云南从事水果贸易的朋友李先生告诉我:"去年我去越南考察,看到那边榴莲园一眼望不到头,很多农民都说榴莲比种咖啡赚钱多了,一亩地收入能翻好几倍。"
然而,好景不长。从2024年底开始,越南榴莲出口遇到了严重困难。根据越南统计总局的数据,2024年11月越南榴莲对中国的出口量比10月下降了56%,12月又进一步下降了32%。进入2025年后,情况没有好转,1月和2月的出口量同比下降超过70%。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复杂多样。最直接的原因是供过于求导致的价格崩塌。随着种植面积的快速扩大,越南榴莲产量激增。2024年越南榴莲产量达到122万吨,比2022年增长了87%。而榴莲作为一种季节性水果,短期内市场需求增长有限,供应过剩就不可避免了。
我们的朋友王先生解释说:"任何农产品都要遵循市场规律,不能一窝蜂扩大种植。越南农民看到榴莲赚钱,纷纷加入,却没考虑市场容量和自身质量控制能力,最终导致供大于求。"
第二,质量问题也是重要因素。据了解,很多越南农民缺乏种植榴莲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过度追求产量而忽视品质。特别是在农药和催熟剂的使用上,一些地区存在滥用现象,导致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的食品安全标准。
据越南《投资报》2025年2月的报道,2024年下半年共有超过200批越南榴莲因农药残留超标或有害生物感染被中国海关拒绝入境。这些被拒入境的榴莲不仅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还影响了越南榴莲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
我们采访了一位长期研究热带水果产业的行业人士,他表示:"越南榴莲产业发展太快,却忽视了最基本的质量管控。很多小农户没有能力或意识去做规范化生产,导致批次之间品质差异很大。这种状况下,买家自然会更倾向于选择泰国等传统产区的稳定优质产品。"
物流和销售渠道不完善也制约了越南榴莲的竞争力。榴莲属于易腐水果,从采摘到销售的全程冷链物流至关重要。然而,越南的冷链物流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品质下降,甚至腐烂变质。
一项由越南农业研究院2025年初发布的调查显示,越南榴莲从采摘到出口的过程中,平均损耗率高达15%,远高于泰国的7%和马来西亚的8%。这意味着每出口100吨榴莲,就有15吨在途中损坏,直接增加了成本压力。
此外,出口市场过度集中于中国也增加了风险。前面提到,中国市场占越南榴莲出口的85%以上。这种高度依赖单一市场的状况,使得越南榴莲产业极易受到中国市场波动的影响。
实际上,这种风险在2024年底就已经显现。据越南农业协会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国内榴莲供应充足,来自泰国、马来西亚和国内海南的榴莲大量上市,导致对越南榴莲的需求下降。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对越南榴莲的认可度不如泰国榴莲,很多人愿意花更多钱购买泰国金枕榴莲,而非价格稍低的越南榴莲。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网购平台上的评论显示,消费者对越南榴莲的评价普遍不如泰国榴莲。主要差异在于口感和香气,越南榴莲被认为香气不够浓郁,口感略逊一筹。这种消费认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需求。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贸易关系变化。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越南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出现一些微妙变化。据越南海关总局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越南对中国的总体出口额环比下降了9.7%,其中农产品出口降幅更大,达到14.5%。这种贸易环境的变化,无疑对榴莲等农产品出口造成了影响。
有分析认为,这与越南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一些动作有关。2024年,越南加强了与其他经济体的贸易往来,在某些领域调整了对中国的依赖度。这种战略调整虽然短期内给农产品出口带来了挑战,但从长远看可能有利于越南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面对榴莲产业的困境,越南政府和农民也在积极寻求对策。一方面,越南农业部开始推动榴莲种植标准化和品质提升工程,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提高产品品质;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开拓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新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据越南农业部2025年3月的公告,越南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榴莲出口市场多样化,争取到2028年将中国市场占比降至60%以下,同时提高对日韩等高端市场的出口比例。
与此同时,越南也在推动榴莲加工产业发展,通过生产榴莲干、榴莲冰淇淋、榴莲糖果等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减轻生鲜榴莲销售压力。
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一些有远见的越南农民已经开始调整种植策略。广南省的一个农业合作社将一部分榴莲园改种回传统作物,并投资建设小型加工厂,将部分榴莲加工成干果出口。
"榴莲产业遇到困难是正常的市场调整过程,"我们采访的一位越南果农表示,"只有通过优胜劣汰,产业才能更加健康地发展。那些重视品质、注重长期发展的种植者最终会生存下来。"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越南榴莲产业的波折反映了新兴农业产业发展的普遍规律。任何农业产品在快速扩张后都可能面临市场调整,只有那些真正注重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才能经受住市场考验。
这给我国农业发展也带来了启示。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也出现了类似的农业"风口"现象,如前几年的猕猴桃、火龙果热潮。在这些热潮中,一窝蜂上马、盲目扩大规模的现象同样存在,最终也面临市场调整的考验。
我认识的一位云南水果种植户告诉我:"看到越南榴莲的遭遇,我更加坚定了走精品路线的信心。农产品不能只追求数量,品质和品牌才是长久之道。"
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应该理性看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农产品价格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既有供需关系,也有品质差异。选购水果时,与其盲目追求低价,不如更关注品质和口感,毕竟吃得开心、吃得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从长远来看,越南榴莲产业经过这次调整后,可能会走向更加健康和理性的发展轨道。那些重视品质、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种植者和出口商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形成一个规模适度、品质优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对中国消费者来说,越南榴莲产业的调整可能意味着短期内进口榴莲的价格和供应会有波动。不过随着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传统产区的稳定供应,加上国内海南等地榴莲产业的发展,国内榴莲市场总体应该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海南省近年来也在大力发展榴莲种植。据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截至2024年底,海南榴莲种植面积已达2.3万亩,预计2025年产量将达1.5万吨。虽然与东南亚国家相比规模还很小,但国产榴莲的快速发展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朋友小王,在最近一次交谈中他告诉我:"越南榴莲的遭遇其实在水果行业并不少见。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水果,想要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都必须重视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盲目扩张只会带来短期繁荣,长久不了。"
这番话引人深思。在全球农产品贸易日益频繁的今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发展不仅要考虑短期效益,更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市场认可的品牌,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你平时喜欢吃榴莲吗?对于不同产地的榴莲,你有什么偏好或感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经历。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资料、素材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皆来源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以上文章仅供参考,具体信息还是以官方通告为准。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配资实盘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