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上那股子热乎劲儿正盛。江家老大江国庆,这时候也就十四五岁,正是容易跟着时代风气走的年纪。再加上邻居家王海洋总爱逗他,说他这名字不够带劲,小伙子心里一冲动,没跟爹妈打声招呼,自己就把名字改了,叫江卫国,连带着俩弟弟的名字也一并给改了。
改名可不是小事,江国庆愣是没跟父母商量,直接先斩后奏。这事儿也怪那时候的大环境太火热,少年人心里那股子热血劲儿挡都挡不住。江德福知道了,也是没辙,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最后还是安杰打圆场,他才默认了这事儿。
江国庆改叫江卫国,一方面是受那时候的大环境影响,能显出点特殊时期的氛围;另一方面,也是为后来他一股脑儿要去北边边境当兵铺路呢。
展开剩余66%其实,江国庆改名这事儿,早在他刚出生那会儿,剧情里就悄悄给了点提示。
想当年安杰在医院生下第一个孩子,全家都欢天喜地的。给孩子取名的时候,欧阳懿还出过主意:要是生男孩就叫江安,生女孩就叫安江。
江德福哪能让儿子叫江安啊,他本来就不太看得上老欧,更别说用他取的名字了。他自己给孩子取了个江昌龙,结果安杰一听就笑喷了,觉得这名字太土。
那会儿在医院,杨书记来看孩子,抱着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家伙问叫啥名。江德福说还没取好,想着杨书记是他和安杰的媒人,当初为了他俩的事费了不少心,就请杨书记给孩子取名。杨书记也不客气,直接就说叫江卫国。
不知道有没有细心的观众发现,这儿有个小细节:当时杨书记正抱着熟睡的孩子,小家伙本来安安静静的,可杨书记刚把 “江卫国” 这名字说出口,孩子 “哇” 地就哭了起来,杨书记赶紧把孩子递给了安杰。
杨书记一走,安杰就不太满意这名字了。可人家是恩人,又是领导,还是江德福主动请人取的,不用也说不过去啊。
不过,从编导安排的这个小情节里,咱就能看出来:这孩子的名字,将来指定还有故事。
其实在《父母爱情》里,这种藏着伏笔的剧情不止这一处。有时候看着看着,突然想起前面的某个小细节,一下子就串起来了,这大概就是大伙爱看这部剧的一个原因吧,就跟在生活中发现小惊喜似的,挺有意思。
发布于:山西省配资实盘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