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部队的滔天罪行,美国竟用25万日元就买断了?
一辆坦克的价钱,就能买断一支魔鬼部队所有反人类的罪证,你敢信吗?这事儿就发生在二战后的日本。主角,一边是急于掩盖真相的731部队头子石井四郎,另一边,是眼馋那些“宝贵”生物战数据的美国人。
一纸《镰仓协议》,区区二十五万日元,就把数千条人命换来的实验资料打包卖了。这笔钱,在当时也就将将够买一辆M4谢尔曼坦克。美国人拿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转身就运回了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而石井四郎和他的那帮刽子手,一个都没上绞刑架,摇身一变成了座上宾。
那美国人到底图个啥呢?图的就是那些从活人身上榨出来的,血淋淋的数据。
731部队,这名字听着普通,全称是“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多具有迷惑性的一个名号。对外宣称是研究防治疾病、净化水源的,甚至还给自己起了个“加茂部队”的代号,搞得神神秘秘。可实际上,他们在哈尔滨平房区那个占地六平方公里的基地里,干的是地狱里魔鬼都摇头的勾当。
被他们抓来的中国人、苏联人、朝鲜人,统统被剥夺了姓名,只有一个代号——“マルタ”,翻译过来,就是“圆木”的意思。为什么叫圆木?因为在石井四郎这伙人眼里,这些人根本不算人,只是会说话的实验材料,用完了就跟木头一样扔进焚尸炉。这个名字的由来,据说是因为731部队对外伪装成一个木材厂,简直是把恶毒的伪装发挥到了极致。
他们把鼠疫杆菌装进陶瓷炸弹里,在旷野上引爆,就为了测试不同距离上,“圆木”们感染的效率有多高。看着活生生的人痛苦地倒下,他们就在一旁冷静地记录数据。
东北的冬天,零下二三十度,他们把人的胳膊露在外面,用风扇对着猛吹,直到手臂冻得像石头一样硬邦邦,再用小棍子敲,能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他们会尝试各种“解冻”方法,比如直接泡进滚烫的热水里。结果是什么?骨肉瞬间分离。这一切,只是为了给他们的军队研究冻伤治疗提供“一手资料”。
更别提那些骇人听闻的实验了。把人关进密闭的压力舱里,不断加压,直到眼球从眼眶里爆出来;把马的血液和人的血液互换,观察人痛苦挣扎直到死亡的全过程;甚至进行活体解剖,不打任何麻药,就为了观察病菌在活体器官上的变化。
这不是几个疯子的狂欢,这是一条冰冷的、高效的杀人流水线。他们有能同时培育4500具跳蚤的孵育器,一个季度就能生产好几公斤携带鼠疫的跳蚤。他们制作的病理标本切片,留存下来的就有八千多张。每一个数据,每一张切片背后,都是一条或数条曾经鲜活的生命。
战后,这群恶魔本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可笑的是,美国人的一纸豁免,让他们中的许多人得以善终。北野政次,731部队的二号人物,后来成了日本绿十字血液制品公司的顾问。吉村寿人,那个冻伤实验的“专家”,战后竟然当上了京都府立大学的教授,继续受人尊敬。
当然,也不是没人想追究。苏联人当年在远东抓到了一部分731部队的成员,并在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举行了审判。那次审判,清清楚楚地记录了这支部队的罪行,比美国人后来遮遮掩掩的态度要光明磊落得多。可惜,在冷战的大背景下,苏联人的声音,被西方世界刻意地无视了。
你以为这些沾着血的数据就这么封存了?天真了。很多年以后,有日本学者惊恐地发现,一些医学论文里引用的关于人体冻伤极限的数据,竟然和当年731部队的活体实验记录高度吻合。科学的殿堂,不知不觉间,可能早就被这些肮脏的东西给污染了。
我们今天能知道这些,多亏了那些不愿让历史蒙尘的人。黑龙江省档案馆里公开的资料,中日两国学者的联合研究,都在一点点地把真相拼凑完整。哈尔滨的731遗址,现在已经成了世界记忆名录的一部分,那些生锈的铁链、冰冷的解剖台,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惨剧。
最近,东京地方法院还受理了731受害者后代的集体索赔案。说实话,胜诉的希望不大,但敢于站出来,本身就是一种胜利。它告诉某些人,有些债,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历史这玩意儿,捂是捂不住的。你可以一时把它藏在档案柜里,锁进保险箱,但总有一天,它会以某种方式重见天日。科学的发展,绝不能以践踏人性和良知为代价,否则,我们创造出的究竟是文明,还是更高级的野蛮?遗忘,才是对那些逝去生命最大的背叛。
配资实盘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